永盛养殖兴趣网
首页 > 牛羊养殖技术 > 提高奶牛繁殖力的技术要点

提高奶牛繁殖力的技术要点

合理搭配日粮结构,保证适宜的营养水平日粮的营养物质缺乏或不平衡是造成奶牛繁殖障碍与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奶牛的饲养管理中,营养物质和矿物质元素不足或过量均可引起繁殖疾病。因此,应根据奶牛各泌乳阶段的营养需要,科学设计日粮结构,合理搭配日粮,充分发挥奶牛的繁殖潜力。、

一、饲料营养

营养不良或营养水平过高,都会对奶牛发情、受胎率、胚胎质量、生殖系统功能、内分泌平衡、分娩时的各种并发症(难产、胎衣不下、子宫炎、怀孕率降低)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奶牛饲养管理人员应该具体依照奶牛的生理特征与生长阶段的要求,依照科学的营养成分配置饲料,真正做到科学饲养,精心调理,严禁掠夺式生产,使得奶牛泌乳期间出现严重的不均衡状态。

二、饲养管理

1.控制膘情

严格控制好膘情,膘情好坏对产奶量关系很大,特别是在干奶期,由于奶牛代谢疾病的增加,干奶牛体况应维持中等水平,决不能把母牛喂得过肥,否则易导致难产,影响以后的产奶量,过肥的奶牛大多数在产后食欲下降,以致于造成奶牛大量利用体内脂肪,从而易引起酮血症。此外,过肥的干奶牛还会造成脂肪肝的发生。

2.加强运动

奶牛每天应有3-4小时的户外自有活动时间,适当的运动有利于提高奶牛的体质和产奶量,促进发情,预防胎衣滞留。舍饲成年母牛,若运动不足,牛体易肥,会降低产奶量和繁殖力,且会因体质下降而患病。根据报道对奶牛每天驱赶3千米,可以有效的提高产奶量和乳脂率。

3.保证刷拭

刷拭对促进奶牛新城代谢、保持牛体清洁卫生和保证奶牛均有重要意义,奶牛每天应刷拭2-3次。盛夏气温高,为了促使皮肤散热,用清水牛体,然后进行洗刷,既有利于卫生,又起到防暑、降温,提高产奶量的作用;在冬季,则应以干刷为主,除非必要,一般不用水洗牛体,必要时,水洗的面积应尽量小,最好用温水,洗后立即用毛巾将被毛和皮肤擦干净。

4.肢蹄护理

奶牛牛蹄的好坏与其经济价值有很大的关系,肢蹄是奶牛重要的组成部分,牛蹄障碍可引起牛吃草料和饮水困难,导致产奶量下降。因此,应经常检查和保护肢蹄,减少腐蹄、蹄叶炎和肢蹄障碍的发生。

5.恰当的干奶期

恰当的干奶期能保证下一个泌乳期的产奶量。干奶期的长短是根据母牛的年龄、体况、泌乳性能而定的,一般是45-75天,平均为50-60天,凡初胎或早配母牛、体弱及老龄母牛、高产母牛以及饲养条件较差的母牛,需要较长的干乳期(60-75天),而体质强壮、产奶量较低、营养状况好的壮龄母牛,则干乳期可缩短,但不能少于35天。缺少或缩短干乳期会降低下一期的泌乳量。

三、降低热应激

奶牛是一种极其耐寒却畏惧湿热的动物,比较适宜的温度是0-21℃,最适合生长的温度是6-8℃,但是夏季的气温一般会高达三十度以上,因此会对奶牛采食量产奶量以及繁殖能力产生相当严重的影响,因此夏季饲养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便是降低热应激。

四、实行产后监控

所谓的母牛产后监控,其实就是指的奶牛分娩后六十天内,保障科学的饲养管理条件,利用检测化验等科学方法,对产后奶牛实施全面系统的系统监控,其中监控重点是生殖器官,主要内容是奶牛的产科疾病,目的是及时发现母牛生殖系统疾病,并才有科学的治疗措施,针对患有子宫内膜炎的奶牛及时进行相应治疗,保障产后母牛生殖机能的迅速恢复,从而创造最大的经济价值。

标签:

猜你喜欢

养羊啦官网 围产期奶牛脂肪...
奶牛肝脏内脂肪代谢过程受阻,使脂肪在肝脏中蓄积,并超过肝脏中正常含量的5%时,即称为脂肪肝。由于此病常发生于围产期的奶牛,所以又叫围产期奶牛脂肪肝。患病后...
中国畜牧养殖网官网 围产期及产后奶...
1、产前准备 待产牛舍的卧床及产房的产床应铺垫细沙,保持清洁干燥舒适,并用2%甲酚皂液喷洒消毒。产房内接产物品及药品的准备:水桶、脸盆、毛巾、手电筒、麻绳...
养羊大棚怎么建比较合理 后备奶牛各阶段...
出生 犊牛出生后及时清理羊水和清除口鼻中的黏液。呼吸正常后断脐带,立即用7%碘酒消毒脐带及脐带周围的腹部,连续3天消毒,并观察脐部是否感染,防止脐带炎的发...
专业养羊的基础知识 后备奶牛各阶段...
初乳的饲喂 初乳饲喂是犊牛饲养中的关键。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是犊牛健康生长的基本保证,甚至和整个后备牛阶段的生长和成乳牛阶段的生产性能相关。 犊牛...

强力推荐